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有何区别?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有何区别?
1.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留下有效遗嘱,或者遗嘱无效、部分无效的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进行的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法定继承有明确的规定。法定继承强调的是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及抚养关系的法律承认,确保近亲属能够获得遗产。其特点是“法定性”和“强制性”,即继承人的身份和继承份额由法律直接规定,不能随意改变。
2.遗嘱继承:则是指被继承人生前通过合法有效的遗嘱,明确其个人财产在其去世后的具体分配方案。遗嘱继承赋予了被继承人自由处分其个人合法财产的权利,允许其根据个人意愿指定遗产的继承人及各继承人的份额。遗嘱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比如需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条件,以确保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遗嘱继承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但在执行时也需遵循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得违反公序良俗,且应保障特定继承人的必要份额(如配偶、子女的特留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同法典中关于法定继承的具体规定见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至第一千一百三十条,明确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顺序及特留份制度。
关于遗嘱继承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至第一千一百四十四条,详细说明了遗嘱的形式、内容要求、撤销与变更、遗嘱效力及执行等。
法定继承下,非婚生子女有权继承吗?
1.平等保护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71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所有子女,不论其出生状况如何,给予平等保护的原则。
2.继承权的具体规定:民法典第1127条进一步明确了继承人的范围,其中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此处的“子女”,根据法律解释,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表明非婚生子女自然包含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享有继承权。
3.继承份额:民法典还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第1130条)。这意味着,在没有特殊情况或合法遗嘱安排的情况下,非婚生子女与其他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得到相等的份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71条:关于非婚生子女权利平等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7条:明确继承人的范围,非婚生子女被纳入法定继承人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30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份额的一般原则,强调平等分配。法定继承框架下,非婚生子女完全有权继承其父母的遗产,且在继承权的享有和遗产分配上,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权益,这体现了法律对于人权的尊重和保护。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在遗产分配的原则、决定权以及法律适用上存在本质差异。法定继承是法律为无遗嘱情况下的遗产分配提供的基本框架,旨在维护家庭成员间的法定权利与义务;而遗嘱继承则更加强调个人意愿的体现,使被继承人能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决定其财产的传承。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法定继承还是遗嘱继承,均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继承活动的合法性与公正性。
温馨提示: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审判尺度上可能存在细微差别,因此遇到法律问题时,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豪士法规网作为您身边的法律服务平台,汇聚了全国各地3万+高效率、服务评价好的专业律师团队,您可以直接在线咨询我们,省时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