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年的七夕夜,李煜谱下一曲生命的哀歌,为何会成他的催命符?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七夕夜,南唐后主李煜作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这是他人生中填写的最后一首词,也是他的“催命符”。
相传,因为这首词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句子,彻底激怒了宋太宗赵光义。于是宋太宗赐下了“牵机药”,将李煜毒杀。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意思简洁明了,也是课本中的必背名篇,所以就不再进行翻译了。在这首词中,一共有“三问”:
一问,自己对故国“春花秋月”的痛苦回忆,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二问,南唐旧时的凤阁龙楼,繁华的三千里江山,在山河易主之后,都变成了什么模样?
三问,一个人的忧愁,究竟能够到达什么样的程度?
李煜在第三问中,直接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南唐亡国,“愁深似海”的情感状态。
一般人通常认为,这首词最能表达李煜对故国怀念的句子,当数“雕栏玉砌应犹在”一句。因为这里分明就是在借着怀念故国宫殿,表达对南唐旧政权的怀念。
但是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李煜被宋太宗毒杀,并不仅仅是因为这首词。就算是涉及这首词的部分,也与“雕栏玉砌应犹在”这一句无关。
反而是“小楼昨夜又东风”和“一江春风向东流”害了李煜的命,为什么会这样呢?据考证,第一个将李煜之死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挂钩的野史作品是南宋王铚的《默记》。
王铚在《默记》提到,有一次宋太宗派南唐降臣徐弦去试探李煜,看他是否有复国之心。徐铉到了李煜的住所,单纯的李煜一见面就与他抱头痛哭,并说:悔不该杀潘佑、李平二将。
徐铉回去面见宋太宗如实相告,后来宋太宗又听了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以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
原来,李煜投降之后被关押在北宋都城汴京,但是北宋与南唐的战争并没有全面结束。因为在江州一带,一直有南唐的旧部在抵抗。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有暗示春花再开的意思。宋太宗看到这样的词句,自然会联想到,李煜可能听到了南唐旧部还在进行抵抗的消息。
李煜先是和徐铉说,“悔不该杀潘佑、李平二将”,然后又在词里写下了“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句子,并且在词尾借着“一江春风向东流”,表达对亡国之痛的无尽遗憾。
在宋太宗看来,李煜这分明就是有“复国”的野心。面对一个仍有复国之心的亡国之君,宋太宗怎么可能让他活下去呢?于是,只有杀掉李煜才能永绝后患。
历史上的李煜死于谋杀,情况属实。但是后来的野史翻新,硬要说宋太宗因为这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就赐死李煜,显然是小看了宋太宗作为一代政治家的手腕与机心。
事实上,在北宋建立之初,宋太宗为了维护皇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对归降的蜀后主、吴越王和南唐后主,采取了无差别“谋杀”的手段。
换句话来说,不管李煜是否仍有复国之心,也不管他是否填写《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他的结局都是必死无疑的。
那么,为什么后世的人们,偏偏认定李煜是因为填写这首词而招来杀身之祸呢?原来,词在唐朝和五代时期,还属于是上不了台面的“小道”。
自宋代以后,词的地位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当词与诗的地位并驾齐驱之后,世人怜悯李煜,爱惜他在填词方面的才华,更愿意相信李煜死于填词。
最终,根据南宋的《默记》,世人推测出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就是李煜最后的“绝命词”。北宋的亡国之君宋徽宗,也有一首亡国词,叫做《眼儿媚·玉京曾忆惜繁华》: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
这首词其实是写得平平无奇的,之前曾经见到有人拿它和李煜词作比较,借以嘲笑宋徽宗的才华根本就不如李后主。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煜的词作在南宋以后,之所以能够声名大噪,其实还是和宋徽宗有着一定关系的。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以后,宋徽宗父子沦为金人阶下囚。宋徽宗是一个颇有些传奇色彩的帝王,他虽然在政治上昏庸,但是他为人风流倜傥,在书法和绘画上很有才华。
宋人日夜惦记着迎接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南归。于是一些南宋文人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时常借用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词”,来想象宋徽宗沦为阶下囚时的心境,结果非常贴切。
南宋王铚写《默记》的时候,当中记述李煜亡国身死的前因后果。事实上也是借古喻今,通过李煜最后的结局,来推测、想象宋徽宗最后可能的结局。
不过王铚在《默记》里面,并不认为李煜的死是单纯因为这首词。其实李煜被害,最主要还是由于政治因素。因为李煜归降后,南唐对北宋的抵抗,一直坚持到了李煜死后的第二年。
《江表记》中记载:“后主殂于大梁,江左闻之,皆巷哭于斋”。李后主被杀之后,死讯传到江州,当地的南唐老百姓,全都哭着为他举行丧仪。
可见,假如李煜不死,南唐旧民的复国之心亦不亡。南唐百姓这种表现,倒不一定是出于臣民对君王的爱戴,更多的可能还是出于对大唐王朝的情感,因为南唐一直以唐朝后裔自居。
这一点也和南宋人民思念“二圣”,想迎宋徽宗父子还朝,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宋徽宗父子一日不南归,南宋人民就一直忘不了这份国耻。,是“迎还二帝”就成了洗雪前耻的象征。
话题扯得有一点远了,再说回李煜,他是否有复国之心。目前没有直接的史料可以证明,我们只能从他的词中,去寻找蛛丝马迹。
大约当初宋太宗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当他读到“小楼昨夜又东风”、“一江春水向东流时”时,他就敏感了。其实这一切,只不过是因为他自己想杀人,然后找了一个借口罢了。
结语
常言道: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因说错一句话就丢掉了性命。《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虽然不是造成李煜遇害最根本的原因,但是也算“导火索和“催命符”。
李煜从小就生长在锦衣玉食的帝王之家,他在亡国以前根本没有经历过任何的磨难,所以他自然也就不太懂得谨言慎行。
亡国之痛,给李煜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这种打击,一会儿让他精神恍惚,“梦里不是身是客”;一会儿又让他形体消瘦,“沈腰潘鬓消磨”。
李煜内心中的忧愁与痛苦,只能由填词来抒发。这些词里的内容,全部都出自他最真实的情感,从不加以掩饰。这正是李煜亡国词最动人的地方,同时也是它最“要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