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学法守法

微信
手机版
豪仕法规

司法改革前一法院领导的一句话,已经预示了员额法官队伍的现状

作者 :梦月 2024-05-22 06:29:05 围观 : 评论

刚刚过去的520,有自媒体发文“基层法官的自白:自求多福吧”称,“每天都有办不完的案子,每天都有快到审限的案子,睡觉吃饭都是在想案子,有时候感觉都有点魔怔了。”;此外“各类动辄开到基层法院的视频会、培训班,还有在诉讼服务中心值班、接访等等......”;“一方面是对单位整体的行政业务考核;另一方面是是对审判业绩的质效考核......这些审判质效的压力往往直接传导到每一个员额法官的身上”,员额法官们加班是常态、不加班是例外,要么在加班,要么在加班的路上。

文章的“总结”是,“工作繁忙、心累、不被理解,这工作性价比太低,再熬几年退休就好了。”文后的留言区里,点赞最高的留言是,“现在审限形同虚设,除了鉴定和需要调查核实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月内必须结案。除去分案时间、送达时间和举证期限,通常是月底才能开上庭。白天紧锣密鼓开庭,早中晚周末加班出文书,还要报材料,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为了防止萝卜快了不洗泥,保证案件质量,常年没有休息日,还要忍受着领导的责难......所以很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法官挂着吊瓶开庭的报道......法官,选择了一条艰难的不被世人理解的道路。真担心有一天挂了,一切成了虚无,贻笑天下,为了工作命都不要了。

这是一线法院人员的微观感受,再看看宏观方面。今年的两会上,“人案矛盾日益突出”、“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出现在了2023年的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主要数据两篇报告中。据介绍,2023年全国法院受理的各类案件,历史性的突破了4500万件,法官人均结案357件。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周翔2月22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法庭目前人案矛盾日益加大,对于这些问题的有效破解还是有所影响。3月7号的“人民法院报”的头版文章中有,“不止株洲中院,近年来,案多人少成为困扰全国法院的最大难题”。“诉讼爆炸”、案件井喷日益突出并发展为常态。“

既然已经案多人少,应付不了,除非能减少立案数量,否则解决方法不外乎有二,一是增加人手,扩充编制,二是精练队伍,充实一线。可这两条路困难和阻力都很大。昨天转发的《省人大代表建议增加员额法官编制,河南高院如此答复》(点击蓝字可阅读)一文所反映的,连律师代表都在呼吁增加法官编制,“答复”中却根本没有提及增加编制一说,可见编制一说非法院所能决定,只能在内部调配员额比例、及时遴选补充缺额、落实改革福利等上下下功夫了。

方法之一行不动,方法之二呢?早在以法官员额制改革为重头戏的司法责任制改革开始时,就有法律人士曾经撰文指出,法官员额制不能解决案多人少的问题,反而会加剧案多人少、影响内部工作积极性。(详见《2015年某法官的“神”预言:员额制能否化解“人少案多”矛盾?》一文)文中观点就不复述了,核心内容是,不彻底改变审案模式的只是技术性(员额制)的改造,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最后还是回到“胡萝卜(职务职级提升)加大棒(考核)”的老路子上。



此外,尽管改革文件明确要求实行“动态化管理”、“对办案质效不达标、入额不办案、能力不胜任的人员及时退出员额”、“对入额领导干部挂名办案、虚假办案,拒不改正的,责令其退出员额”等等,可改革推行了这么多年,是不是正在沦为司法改革之初有人担忧的员额制最终会成为福利化待遇化?

例如,改革之初的《员额法官遴选机制改革实证研究:以A省为样板》调研文章曾提到,就年龄情况来看,A省的入额法官中,年富力强的中年法官居多,1966-1970年出生的法官数量最多,约占入额法官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在此之后,依次为1971-1975、1981-1985、1961-1965、1976-1980、1986-1990年,1960年以前、1991年以后的都很少,分别只占1.2%、0.3%。

可从2014年开始推行改革至今已经八年了,所谓的员额制“以案定员“、“可进可出”的动态化管理,有哪个法院真正的实现了呢?施行不了也不难理解,规划设计的很好,可一旦到了落实上,就要面临着谁来考核决定进退、谁应该是被责令退出的问题。

员额制的进退,牵扯到的可是每个人终身利益的大事儿。此前不是有新闻报道,都身染重病的法官,宁可调整到非繁重审判岗位,也要坚持办案吗?别看平日里喊得都是不在乎,可真有选择性的让其中某些人每个月少了几千元的员额福利,指不定闹出什么大事儿呢。

于是乎,编制有限的员额法官(检察院也是如此)队伍,成了只要上车就可以一路坐到终点站的公交车,车上的座位被占满了,底下的人员就上不来,除非中途有人自愿或到站(调离、辞职、退休)下车,或是出了意外(被抓了)不得不下车。

造成的结果是:员额队伍越来越老龄化,其中的人员纷纷利用职权之便能不办案就不办案,能少办案就少办案,真正个顶个的一线办案的法官越来越少,负担越来越重。没有进入员额的,一看如此的员额状况,还有积极表现加入员额的机会和愿望吗?



以上文调研文章中的“1966-1970年出生的法官(年富力强的中年法官)数量最多,约占入额法官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为例,八年过去了,没有退出机制的硬性约束,是不是意味着,当年三分之一的“年富力强”如今都已经五十岁开外(要么是领导,要么一身伤病)了,精力、健康还能应付年均357件的结案任务吗?剩下的案子谁来办?不天天加班才怪!

曾经有个网友跟烟语君讲过这样的一个经历:几年前的司法改革过程中,年年办案先进的网友跟一法院领导讨论究竟谁应该先入额时,引用了改革要求里的一句“办案的主力应该优先入额”来表达观点。没想到,院领导立马来了一句,这不可能,领导当然是优先入额的,领导怎么可能不入额!听了这句话之后的几个月,网友就辞职了。用网友的话是,这样的入额方式,即便入额了,他这样提拔无望的“老黄牛”,也是累死累活的命儿,还不如早点离开的好。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http://www.79110.net●☛█▼▲◐●☛█▼▲◐◐◐◐●☛█▼▲◐豪仕法律网●☛█▼▲豪仕法律网

相关文章

  • 寿光市经济纠纷成功追回货款案例
    寿光市经济纠纷成功追回货款案例

    我们在寿光市人民法院代理了一起经济纠纷的案件。在这些案件中,我们代理的公司是给某钢铁公司提供铁矿石原件的。对方公司从我公司这边采购铁矿石,双方合作了好多年。但是在最近这一两年时间内,双方因为资金问题,因而双方产生了纠纷,对方公司不再支付货款,我公司尚有160多万未得到清偿。所以我公司向寿光市人民法院提出了民事诉讼。我们在采取财产保全时,对对方公司给我们公司支付货款的账号进行了查封,正好冻结了对方1...

    2024-05-22 11:24:47
  • 潍坊地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成功辩护案例
    潍坊地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成功辩护案例

    我们在潍坊市办理了一起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刑事案件,我们辩护的嫌疑人涉嫌的资金以及下线的人数,都已经超过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界限。我们在检察院阶段跟检察官进行了非常艰难的沟通。检察官的意见是我们这个案件的所有的被告人,因为涉嫌的资金和下线的人数都比较多,超过了五年以上的界限,所以都要判实刑,而且是都要按照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来处理,检察官不同意适用缓刑。这个案件我们接手之后,感觉当事人...

    2024-05-22 11:24:45
  • 司法改革前一法院领导的一句话,已经预示了员额法官队伍的现状
    司法改革前一法院领导的一句话,已经预示了员额法官队伍的现状

    刚刚过去的520,有自媒体发文“基层法官的自白:自求多福吧”称,“每天都有办不完的案子,每天都有快到审限的案子,睡觉吃饭都是在想案子,有时候感觉都有点魔怔了。”;此外“各类动辄开到基层法院的视频会、培训班,还有在诉讼服务中心值班、接访等等......”;“一方面是对单位整体的行政业务考核;另一方面是是对审判业绩的质效考核......这些审判质效的压力往往直接传导到每一个员额法官的身上”,员额法官...

    2024-05-22 06:29:05
  • 燕昭王为什么不惜花费千金购买马骨头?
    燕昭王为什么不惜花费千金购买马骨头?

    上回和大家聊到燕国在经历子之之乱后几乎险些被齐国所灭,好在赵国不愿齐国独强,最终在赵国的干预下燕国立了一位新王——燕昭王。燕昭王即位后励精图治,招揽人才,意图振兴伤痕累累的燕国。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3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

    2024-05-22 01:51:35
  • 犯人被执行死刑后遗体如何处理
    犯人被执行死刑后遗体如何处理

    死刑即是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犯人生命的刑罚。鉴于生命的宝贵性和不可再生性可以说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所以只有故意杀人、拐卖人口、贩毒等严重罪行才适用死刑。死刑分为“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两种: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如果在缓期刑满后没故意犯罪可以改判为无期徒刑或其他刑罚;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除非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误或有重大立功表现或发现有孕在身通常都难逃一死。死刑的执行方式从古至今屡...

    2024-05-22 01:51:33
  • 玄武门之变中是否曾有救驾军队保护过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中是否曾有救驾军队保护过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

    秦皇汉武文治武功:一统华夏、开疆拓土,彪炳千古。遗憾的是当大汉王朝的落日西沉后中华民族随即陷入了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大分裂大动荡的历史时期:公元184年爆发的黄巾起义直接动摇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各路地方割据势力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群雄并起,而东汉朝廷实际上已沦为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三国时期。三国时代之后西晋王朝只维持了三十余年的短暂统一就在五胡乱华的冲击...

    2024-05-22 01:51:28
  • 律师说的法官大多不采纳不理睬,打官司还有必要请律师吗
    律师说的法官大多不采纳不理睬,打官司还有必要请律师吗

    最近,一个网友老是在跟烟语君絮叨自己“打官司返贫”的故事:这个网友还是个基层公务员,信了积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的宣传,跟当地的一家医院打起了医疗损害赔偿的官司。一审请的是北京的律师,律师费花了5万元,结果官司大败,被一审法院驳回了全部诉讼请求。诉讼费、律师费打了水漂,二审上诉,又花了5万元找了一个当地高校老师出来兼职的律师,二审结果还没出来。网友哀叹,律师真是赚钱啊!像他这样还保户帮扶了两个贫...

    2024-05-21 06:00:42
  • 清朝为什么没能在全国大范围推广满语
    清朝为什么没能在全国大范围推广满语

    中国历史上凡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都会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处理本民族与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之间的关系?鲜卑人建立的北魏选择通过主动的汉化改革融入到汉民族群体之中;北齐、北周则反其道而行之推行鲜卑化政策;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实行对汉人和契丹人分别管理的南北面官制度;女真人建立的金朝以猛安谋克这种军事社会组织维系本民族内部的团结......这些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尽管占据了中原部分地区,但却都没能...

    2024-05-21 01:51:29
  • 唯一在央视播出的灵异刑事案件
    唯一在央视播出的灵异刑事案件

    2008年6月,吉林省长白山市正是到了舒适宜人的夏季。没想到,就是在长白山脚下附近一个小村庄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女村民刘晓林向警方反映,在自己家的柴垛底下发现了一件带血的男式迷彩上衣,而刘晓林也认出了这件上衣的主人正是她的邻居,失踪了一周多的张永成。据刘晓林说,张永成是她卖山货的合伙人,最后一次看到他是在2008年6月11日晚上10点左右,张永成在她家打理完山货后,就离开了她家回去了。之后却再也...

    2024-05-20 20:19:31
  • 畸恋!外甥把45岁舅妈睡了
    畸恋!外甥把45岁舅妈睡了

    2016年11月2日下午2点,刘宇坤突然接到了母亲刘艳的微信,说自己没有事情,让儿子放心。可就是这条短信,让刘宇坤非常害怕,因为他母亲自从10月15日离家出走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手机关机微信不回。20多天后却突然说自己安全没事,刘宇坤立即来到了肇东公安局报警,希望警方能够帮助寻找她的母亲。失踪多日的"母亲"给儿子发微信让他别担心母亲失联的这将近一个月里面,曾经也和刘宇坤微信联系过,还打过语音...

    2024-05-20 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