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媳妇说公公偏心,老二媳妇也说他偏心,公公:我根本没有偏心
一个家庭的资源有限,家中的子女多了,每个人分到的资源自然不多。万一有分得不到位的,不明确的,难免会有人因此心里不舒服。
久而久之,他们会认为父母偏心,没做到一碗水端平。
多子女的家庭,一旦牵扯到利益问题,提及最多的问题就是父母偏心。
也就是因为这样,多子女的家庭,父母更要注意处事方式和说话方式。否则,哪怕父母没有偏心的意思,因父母哪一个环节做得不妥当,都会被误解成偏心。
家住开封半坡店乡的张老先生与调解员诉苦,他与老伴育有两子一女,老大和老二是儿子,女儿是他最小的孩子。儿女都是他们的心头肉,他向来对子女们一视同仁,根本没有偏心的想法,更没有偏心的举动。
然而,老大媳妇老说他这个公公偏心老二一家,为此闹了不少矛盾。前几天,他让大儿媳把家里的鸡粪拉到地里,好让他施肥,地肥了,来年农作物的收成也会变好。
鸡粪不耐放,万一被雨水冲刷一下,那养分就跟着雨水走了。趁着这几天天气好,他才喊大儿媳赶紧做事。
他不认为自己的安排有什么错,毕竟是老大一家的地,大儿子外出做工,他也只能叫大儿媳开三轮车拉那些鸡粪。他一个老人家又不会开车,要是他会开,他也不叫大儿媳去做了。
可是,大儿媳却说,他这是偏心了,这让他觉得十分无奈。接着,一连好几天,大儿媳都不跟他说话。
对此,张老先生的大儿媳秀芬做出回应,她当时才刚从外头回来,就想在家休息一番,实在不想做别的事,也就没有按照公公的要求做事。
她之所以说公公偏心,是因为老二一家在家的时候,她也没见公公让他们干活,怎么到了她这里,公公就有了不一样的要求,她心里自然不平衡。
还有,公公也没说清楚,让她拉鸡粪去她家的地,以为连带老二一家的地,她也要负责,毕竟老二一家也有地。
调解员又问秀芬,抛开拉鸡粪的事,她是不是依然认定公公偏心老二一家?
秀芬表示,她承认公公对家里的付出,的确帮了他们家不少忙,但公公对老二家的付出更多,偏帮他们很多忙。
公公有退休工资,一个月能领三千块钱。考虑到老人家年纪越来越大,她就曾经给公公提议,让他留着自己的钱,他们两位老人自己用来养老就是了。别补贴他们一家,或者是补贴老二一家了,别老想着子女难,只要他们两位老人顾好自己,对他们子女来说,其实已经很好了。
再则,公公补贴他们,又补贴老二一家,钱一分出来,次数多了也就分不清了,事情也就变得复杂。
可是,公公老是说,他不补贴老二一家不行呀,老二身子不好,在城里生活本就不容易,他要是不帮二儿子,谁帮他?
公公开口闭口就是老二一家不容易,处处维护老二,他的钱大部分就是给了老二。
她也不想一一举例,反正,公婆做了什么事,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不是嘴上说不偏心,那就是不偏心。
要么,公公的钱谁都不给,要么就平分,给老二家多少,就给他们家多少。
一旁的婆婆否认了秀芬的说法,她与老伴绝无偏心的做法,都是一碗水端平。
老伴年轻的时候在平顶山上班,因此得到了一个建房资金,总共四万块钱。老伴与她商量好了,三个子女每人一万,剩下一万就给家里的老母亲。
那时,二儿子想在城里买房,正是急需用钱的时候,老母亲就说,她那份不要了,先让二儿子拿去急用。大儿子也决定,把属于他们家的一万,先借给弟弟。也就是说,建房资金的三万,最后是二儿子拿去用了。
后来,家里卖一些农产品得到一笔收入,差不多三万块。她与老伴决定,拿出自己的钱补够三万,这三万直接给老大一家,老二也不用还那一万块了,那兄弟两人得到的钱就一样了。
于是,她就把钱分两次给老大家,一次给一万,一次给两万。
然而,秀芬却说,她没收到公婆给的两万块钱。
双方说法不一致,一时之间,调解员也分不清真假。
就在这时,秀芬的丈夫,张老先生的大儿子回家了。
调解员赶紧上前了解情况,大儿子说,父母的确有给两万,他收到后就去银行把钱给存了。妻子不知情,可能当时他一忙,就忘了告诉她。父母对他们一家帮助很大,一直不求回报,他不认为父母偏心。有时候,媳妇就是爱胡思乱想,劝也劝不听。
得知事情的真相,调解员建议秀芬,要是她心里还有什么疑惑,那就干脆到银行打一下流水账,就一目了然了。不管怎样,老人家付出那么多,她就应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何况,老人在钱的分配上,并没有厚此薄彼,她就更应该理解老人的苦心。退一步说,哪怕老人哪天真的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作为晚辈,也不该跟他们置气。
为了打开秀芬的心结,调解员提议,让老二一家也过来参与调解,大家把话说开。
因为二儿子有事要忙抽不开身,所以只能由他媳妇晶晶出面了。
面对调解员的疑惑,晶晶却说,她们家与大嫂一家没有什么矛盾,平时大家相处不错,根本没有红过脸。只是,大嫂说公公偏心他们一家,这点,她不认同。
公公哪里是偏心他们一家,明明是偏心大嫂和大哥他们一家。
公公老是在他们面前说,大哥一家不容易,他得多帮忙,否则,他实在是不放心呀。
听完晶晶的话,调解员把秀芬的说辞传达给了晶晶。
这一听,晶晶不由得一愣,她都不知道公公在大嫂的面前说这样的话,大嫂也没跟她说过。而公公在她面前说的话,她也没跟大嫂说。
看来,公公和婆婆做事方式以及说话有些问题,虽说出发点是好的,但让她和大嫂都误会了他们的意思。
调解员也觉得两位老人的做法容易引起误会,在大儿媳面前说,二儿子一家怎么的不容易,他们要多帮二儿子一家。又在二儿媳面前说,大儿子一家也非常辛苦,不多帮忙,他们不放心。
如此一来,两位儿媳都觉得他们偏心对方。
得知公公在弟媳面前说的话,秀芬也觉得不可思议,原来,这一切都是个误会。她与弟媳晶晶本来就没什么矛盾,大家哪怕误会公公偏心对方,两人也没有当面与对方提及此事。
了解到这是个误会之后,秀芬释怀了,不再对以前的那些事耿耿于怀。而晶晶,也不再纠结公公是否偏心,因为本来就不存在偏心一事,是公公处事方式有些问题罢了。
调解到这,调解员建议张老先生,以后别在两位儿媳面前说对方不容易,哪怕为了让晚辈理解他们的苦心,但这样的方式,无疑不是恰当的处理方法,反而会让妯娌有所猜疑。就算她们面上不闹开,心里总归是不好受,会产生一些嫌隙。如此一来,他不就是吃力不讨好吗!
要不,就跟大儿媳妇说的一样,以后他和老伴别管子女的事了,留着钱给他们自己养老,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就是了。有时候,管得多了,反而让简单的事复杂化。家里的活,也让子女自己去操心,帮子女做事做多了,很难分清楚有没有准确做到一碗水端平。
张老先生连连点头,他表示赞同调解员的说法,以后他和老伴就不管家里那么多事了,放开手,让子女自己去承担。
秀芬也为自己的莽撞跟公婆道歉,作为儿媳妇,她不该顶撞公公,也为误解公公偏心作出道歉。
结语:
一碗水端平,说得容易做起来难,有些事就是细分,也很难真正分得一清二楚,毕竟就连卡尺都存在误差。
最多,父母只能做到大致上的一碗水端平。
家里有两个儿子,父母两个都想帮,这本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家里琐碎事情太多,他帮了老大干活,又去帮老二干活,一来二去,他自己都不清楚在谁家干得多。
若是儿媳都没有什么心眼,这也就罢了,反正都得到父母的帮忙,又何必计较那么多。
然而,文中的两位儿媳,皆是心里有自己盘算的人,都认为公公偏心对方,偏帮对方。虽然两人面上保持和睦,但心里想的又是一回事。
像这样算不清楚的情况下,老人不论是钱财,还是帮儿子干农活,最好都不要帮,钱也自己留着就好。除非,儿子真的遇到什么紧急情况,再出手帮忙也不迟。
否则,老人家老大这里帮一点,老二那里又帮一点,反而落得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同时,两位老人平时说话也该注意,在大儿媳面前说,心疼老二不容易,在二儿媳面前又说,老大太辛苦,这不就是给自己找麻烦么。本来,他们没偏心对方的意思,可两位儿媳因他的话,就更加确定老人肯定偏心了。
这样容易引发误会的话,一句都不要说,对自己有利,也对整个家的和睦有利。
作为儿子和儿媳,理应对老人的付出抱有感恩之心,不要因为心里觉得不舒服,就与老人争吵。毕竟,张老先生和他老伴,即便处事方式不够妥当,起码都是两位和善的老人,也真心为子女着想。